东一+518mB4-6工作面第13组超爆孔连续冲孔事故案例分析
东一+518mB4-6工作面第13组超爆孔连续冲孔事故案例分析
一、事故经过:
2011年8月12日早班约18点,综采一队+518mB4-6工作面实施B6巷南帮第13组超前预裂孔1、3、5、7号炮眼的一次性起爆。爆破后,B6巷南帮形成以第13组炮孔中心线为中心、内宽0.5m、内深0.5m、外宽2.8m、外深0.9m、高3.4m的“凸”字形煤体松散层脱落区,外露炮眼孔壁完好,原有金属网被冲烂,1、7号炮眼内无残留的封孔黄土,且炮孔中心线向东15cm处见一垂直于煤层走向宽5cm的横向原生煤体裂隙,工作面其他未见异常。
2011年8月16日早班约18点,综采一队+518mB4-6工作面实施B6巷南帮第13组超前预裂孔9、11号炮眼的一次性起爆,起爆位置距工作面5米。爆破后,B6巷道顶部11号炮孔冲孔,垮冒高度约4-5米。根据现场勘查情况,爆破点距孔口只有3.5米,且11号残留的炮眼里未发现有黄土的痕迹。
事故发生后,综采一队积极组织人员将松散层脱落区冲烂的金属网进行更换,并清运垮落的煤碴,保持安全出口的通畅。
二、原因分析:
1、东一采区+518mB4-6综采工作面第13组超前预裂孔1、3、5、7号炮眼为8月10日早班装完药后进行第一次封孔,8月12日早班对1、3、5、7号炮眼进行第二次封孔,封完孔后进行一次性起爆,3、5号炮眼封孔黄土除煤体松散层脱落区的掉落,其余仍在炮眼内存留,而1、7号炮眼内的封孔黄土则全部被冲出,且7号炮眼到巷底的高度与煤体松散层脱落区高度相符。由此可确定安顺达公司对1、7号炮眼的封孔质量不合格,是造成1、7号炮眼冲孔事故的直接原因。
2、8月10日早班对9、11号炮眼装完药后,直接将黄土一次封孔至孔口,按设计要求是两次封孔。安顺达公司操作人员未按设计要求对9、11号炮眼进行封孔,是造成9、11号炮眼冲孔事故的直接原因。
3、东一采区+518mB4-6综采工作面第13组超前预裂孔1、3、5、7、9、11号炮眼的一次性起爆为该工作面超前预裂工艺调整后的试验性爆破,从现场来看,区队未对起爆孔处原有的金属网进行补网加固,防冲孔措施不到位,也是这次冲孔事故的原因之一。
4、东一采区+518mB4-6综采工作面第13组超前预裂孔1、3、5、7、9、11号炮眼的一次性起爆为该工作面超前预裂工艺调整后的试验性爆破,区队安排专人对超爆工艺的实施现场监管不到位,也是这次冲孔事故的原因之一。
三、吸取教训及防范措施:
1、综采一队的超前预爆破管理人员必须对安顺达公司装药、封孔工艺进行全过程的监督、验收,杜绝超前预裂孔施工写实记录弄虚作假。
2、安顺达公司作为我矿服务单位,必须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超前预裂孔的装药、封孔工作,当现场操作出现困难时,严禁现场作业人员篡改装药、封孔参数及时间,请及时与我矿超前预爆破管理人员沟通,以待困难的妥善解决。
3、综采一队、安顺达公司必须严格按照《XX煤矿超前预爆装药、封孔管理制度》进行现场施工。
4、综采一队在超前预裂孔爆破前,必须再次对炮眼封孔情况进行检查,对于封孔不严、不实的眼必须再次封孔。
5、综采一队要加强对爆破范围内的支护,特别是对超前预爆孔处的金属网要进行补网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