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惠州博罗县杨侨镇桔顺钢铁厂发生一起灼烫事故

2025年7月4日4时30分许,广东惠州博罗县杨侨镇桔顺钢铁厂发生一起灼烫事故,致1人死亡1人受伤。


针对该事故,惠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已向博罗县人民政府发督办函,要求开展事故调查,还原事故真相,准确定性事故性质。同时,由县纪委监委同步成立追责问责组,依法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7月7日,惠州市应急管理局在其官网发布了《惠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对博罗杨侨"7·4"一般灼烫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挂牌督办的函》。


惠州市应急管理局官网截图。

督办函简单披露了事故发生过程及影响,事发7月4日4时30分许,博罗县杨侨镇桔顺钢铁厂发生一起灼烫事故,致1人死亡1人受伤。

督办函要求博罗县人民政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迅速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还原事故真相,准确定性事故性质。同时,由县纪委监委同步成立追责问责组,依法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要在事故发生后及时提交初步调查报告,并每15日向市安委办报告一次该起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进展情况。

督办函还提出,事故调查报告经审查同意后,在规定期限内以县安委会文件上报市安委办审核,同时要附上县安委会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追责问责有关情况。如在期限内未能完成调查的,需向市安委办书面说明。

目前,事故具体原因及责任认定正在调查中。

来源:惠州市应急管理局


类似案例警示:山东某冶炼公司较大灼烫事故通报


2024年8月3日,山东某冶炼公司冶炼一公司发生一起灼烫事故,造成3人死亡、1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且存在瞒报、谎报情节,性质恶劣。事故发生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作出批示,要求对该事故提级调查,查明原因,严肃问责。


经调查,山东某冶炼公司冶炼一公司炉前工在处置铜井拱洞出铜不畅、开展烧氧作业疏通时,定位不准将拱洞上方水套烧穿、冷却水泄漏,引发首次爆喷,同时造成铜井上盖水套的一处陈旧漏点再次破损。停炉处置过程中,冷却水持续漏入铜井,并在表层冷却结壳的冰铜上方积蓄,清理现场过程中发生二次爆喷造成人员伤亡。


事故集中暴露出以下突出问题:


一是现场处置不当。企业发生首次爆喷事故后,未按照操作规程依次关闭循环水阀并放空炉内高温熔体,彻底消除事故风险。安全风险意识淡薄,急于复工、冒险蛮干,忽视熔体区漏水带来的爆炸风险,违规组织大量人员聚集参与现场处置,且未落实有效安全防护。


二是设备带病运行。企业前期已发现铜井室水套漏水等问题,并采取了停水维修等措施,但在未确认漏点完全修复的情况下恢复水套供水,导致带病水套受损后冷却水漏入铜井室引发二次爆喷,直接造成人员伤亡。


三是管理制度缺失。企业工艺指标控制不到位,经常出现炉结、出铜不畅等情况,导致在拱洞等位置频繁进行烧氧作业,但未制定相应安全操作规程,炉前工安全培训不到位,仅凭经验开展作业。


四是瞒报谎报事故。企业明确知晓事故伤亡人数,但未依法依规及时报告事故情况;在群众举报核查过程中,企业仍避实就虚、掩盖事实,报告的伤亡人员数量、涉事单位均与事实不符,存在瞒报、谎报行为。属地政府和部门核查事故走过场,工作不扎实、不细致、不深入,未有效核实事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