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局动荡下中资企业在缅经营的风险研判及应对建议

范文华

2021年,缅甸军方强行接管国家政权,引发国际与当地社会强烈反响,使得缅甸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本文基于对缅甸过去历史回顾及当前政局动荡的全面梳理,充分研判现阶段中资企业在缅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风险,并给予针对性应对建议。


历史背景


上世纪50年代缅甸经济曾领跑东南亚,后因内战频发导致经济渐入混乱萧条,终成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1962年军变后,缅甸军方掌政近半个世纪,期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缅甸实行了长达20余年的政治、经济及军事等全方面制裁。1990年,以昂山素季为首的全国民主联盟(民盟)在民主大选中获胜,但缅甸军方当时并未交出政权,直至2010年缅甸军方再次恢复民主大选,由巩发党(具有军方背景)胜出,而在2015年大选中,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胜选上台。在缅甸恢复民主大选后,西方国家逐步取消对缅各项制裁并给予缅甸相关贸易普惠制待遇,使得缅甸经济获得快速增长的机会。2020年缅甸民主大选中民盟再度大获全胜,缅甸军方对此多次提出选举计票存在问题,要求解决舞弊、重新计票,被民盟政府强硬拒绝,导致双方关系异常紧张。


政局动荡


2021年2月1日凌晨,缅甸军方突然扣押缅甸总统温敏、国务资政昂山素季,以及多位民盟高层人士,控制仰光、曼德勒、勃固等多地的政府和议会。被军方控制的缅甸总统府随即宣布由于联邦选举委员会拒绝处理错误选民名单,致使国家陷入危险当中,国家立法、司法和行政授权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掌管,并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缅甸军方强行接管国家权力后,将原民盟政府高官免职,迅速组建军管政府。温敏与昂山素季现被军方正式起诉,涉及贪污受贿、非法进口对讲机等罪名,至今尚未宣判。对此,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强烈谴责缅甸军方,要求立即恢复缅甸民主进程,并对缅甸国防军及军管政府高层人员及相关企业实施制裁;中俄及东盟多国则表示对缅甸政局密切关注,未强制干预缅甸内政。

事件发生后,缅甸各地爆发公民抗命运动(CDM),民众通过集体罢工、示威游行等方式进行抗议,要求军方释放民盟领导人、恢复大选结果。此前大选中胜出的民盟议员成立缅甸联邦议会代表委员会,并组建民族团结政府对抗军管政府。缅甸军方采取宵禁、断网等方式控制CDM活动,并认定民族团结政府为违法组织。


风险研判


中缅两国于1950年6月8日建交并长期保持友好关系。近些年来,中国是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与外资来源国之一,伴随“一带一路”倡议和中缅经济走廊的稳步推进,越来越多中资企业进入缅甸市场,投资规模不断增大,涉及领域不断拓宽。当前中资央企在缅重点聚焦电力、油气、矿产、交通等领域,中资民企在缅全面参与旅游、服装、食品等行业,经营主体日益多样化。

本次缅甸政局动荡,使得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据有关机构调研372家在缅外资企业2021年2月后的经营情况为:约1/8受访企业已完全暂停经营,约1/3受访企业表示经营虽未完全暂停但规模已减少75%以上,约1/5受访企业表示经营规模已缩减50%-75%。当前多国(不含中国)已宣布从缅甸撤侨,据中国驻缅甸大使馆截止2021年5月下旬的数据统计,中资企业仍有超一万人在缅工作,现阶段全面研判在缅风险将对中资企业的利益保障至关重要。

一、治安恶化

缅甸民众发起的大规模CDM运动,致使局势持续混乱、流血事件频发、治安显著恶化,据统计2021年2-12月全缅超1300人因军民冲突死亡。虽未有中方人员死亡,但3月中旬仰光莱达雅工业区多家中资工厂打砸抢烧导致多名中方人员受伤,5月上旬3名中缅油气管道值守缅籍警察遇刺身亡,均提示着在缅中资企业安全隐患远未远离。

二、反华抬头

部分西方媒体将联合国安理会发起的对缅制裁提案无法通过归咎于中国反对,引发缅甸民众对华敌意反弹。港独台独团体恶意传播中国对缅甸军方援助信息专家与武器装备等大量不实消息,进一步激发缅甸民众反华情绪。反华势力在缅的种种误导使得缅甸民众展开多轮抵制中国产品活动,“焚烧中国国旗”曾一度成为缅甸脸书热门词。

三、疫情失控

接管政权后,大量医疗人员参与CDM运动,导致国家医疗系统部分瘫痪,军方无法组织开展有效的疫情检测和疫苗普及工作,日检测数量已由2万人下降至不足2千人,民众为了抵制军方不接受疫苗接种。CDM游行示威过程中,相当比例民众已不佩戴口罩,极大增加了相互传染风险。缅甸疫情预计已在民间失控,对中资企业在缅防疫提出了严峻考验。

四、西方制裁

当前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多边银行暂停缅甸军管政府的提款申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已对缅甸国防军及军管政府高层人员及关联企业采取“冻结资产、禁止旅行”等制裁,并逐步扩大制裁范围。中资企业在缅开展生产经营往往依赖缅甸军方掌握的当地核心资源,因此面临着被西方牵连制裁的风险。


应对建议


复杂局面下中资企业在缅生产经营应坚持遵循中国政府的指示精神,与缅甸利益相关方妥善处理关系,联合当地大型企业形成战略同盟、共同化解风险,通过构建价值共振的合作网络,最终实现共商、共享、共建、共赢,具体应对建议如下。

一、治安应对

面对治安恶化风险,建议在缅中资企业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不参与当地政治活动,坚持底线思维,加强安保力量,如遇紧急情况及时报警并联系使馆求助;保持对缅甸局势的持续关注与同驻缅使馆的有效互动,加强同其他中资企业的信息互通;定期开展隐患风险排查,建立健全风险评估体系和预警机制,就可能发生的撤离情况提前制定针对性应急预案,并及时采取相关应对措施。

二、反华应对

面对反华风险,建议在缅中资企业遵循中国政府对缅政策,切实保障属地员工利益,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企业形象,避免与缅甸民众发生摩擦;维护并强化同当地政府官员、非政府组织人士、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从业者的友好关系,培育“知华派”和“友华派”社会力量,让相关有影响力的缅甸人士为中资企业发声,传播正能量。

三、疫情应对

面对疫情失控风险,建议在缅中资企业坚持将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毫不松懈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并就缅甸疫情发展做好应急预案;重视企业员工应对疫情的培训和宣贯工作,主动引导员工养成自觉防疫好习惯;充分储备防疫物资、生活物资,准确掌握当地医疗资源信息,遇到紧急情况及时问诊,并敦促员工关于疫苗 “应接尽接”。

四、制裁应对

面对西方制裁风险,建议在缅中资企业实时关注相关国家与国际组织对缅制裁的情况,对与制裁相关的当地企业业务往来进行全面风险评估,有关业务在合规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再谨慎开展,以避免受到牵连制裁;持续加强合规风险防范意识,定期开展宣贯培训,加强员工合规风险识别和预防能力,务实开展高风险岗位及业务的尽职调查,做到防患于未然。

当前缅甸经军方管制已无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预计若无西方武力强制干预,有望逐步恢复社会经济稳定。军方已承诺紧急状态结束后将重新进行民主大选,新民选政府合法上台后中缅经贸合作有望迅速恢复正轨。因此,现阶段中资企业应密切关注缅甸局势发展,确保在缅人身和财产安全,在驻缅使馆的政策指导下审慎开展在缅生产经营工作,妥善应对缅甸政局动荡引发的系列风险,为“中缅经济走廊”的后续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