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机理解析

转载。

邓轶康

当热失控发生时,电池的热失控过程如下图所示:

7.png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隔膜熔融,电池发生不可逆的产生链式反应时,电池温度将急剧升高,可能导致火灾甚至爆炸。为了降低锂电池的火灾爆炸危险,对于热失控机理的掌握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需要明确,触发锂电池热失控的滥用条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机械滥用、电滥用和热滥用。这三种滥用条件的热失控触发机理如下:



01

机械滥用

图片

机械滥用可以进一步分为碰撞挤压和穿刺两种情况。

(1)碰撞或挤压

在碰撞和挤压情况下,电池往往会受到外界的力量作用,导致电池隔膜受损,这可能引发内部短路,并释放大量的热量。这种热失控的机理在于外界碰撞或挤压造成电池内部的短路,热量的释放加剧了问题的恶化。以下图为例,电池隔膜在挤压后的变化,挤压后隔膜产生透明区域,变得脆弱,在几个充放电循环后,隔膜破裂,发生内部短路,进而引发热失控。

8.png

(2)针刺

当电池收到穿刺时,往往会触发一种类似“糖葫芦”型的微短路电池结构。在这种情况下,针刺将直接影响电池的内部结构,释放热量,并且针刺会产生接触电阻,引发欧姆热。随着热量的积累,隔膜收缩,导致大规模的内部短路,最终触发热失控,下图为电池受到针刺后内部短路现象的示意图。

9.png

02

电滥用

图片

电滥用分为内部短路、外部短路、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四种模式,在这里主要介绍内部短路和过度充电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情况。

(1)内部短路

内部短路的产生常常会伴随着温度的迅速升高,内部短路通常是由于隔膜受损,导致电池的正负极直接接触所引发的。短路会释放大量的热量。这一过程还可能引发附近隔膜的断裂,引发热失控在电池内部的传递,最终电池结构发生变化,隔膜继续收缩,进一步导致大规模的内部短路,最终触发热失控。下图为高速x射线摄像机拍摄的电池内部短路后热失控传播的现象:

10.png

(2)过度充电

如下图所示,锂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会从阳极像阴极移动,而过度充电会导致阳极过度析锂,从而使阳极结构崩溃,内阻增加,并释放热量和氧气。氧气与电解液反应,释放CO、CO2以及烃类气体,同时电解液也会分解,导致产热加剧,最终触发热失控。

11.png

03

热滥用

图片

热滥用的是一个逐渐升温的过程,根据任东升等人的总结,热滥用条件下电池的热失控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自产热阶段,阳极反应发生,电池开始升温;

(2)隔膜开始收缩引发内部短路,但电池内阻很高几乎不产生焦耳热;

(3)阳极反应加剧,释放更多的热量和气体;

(4)阴极反应开始,热失控触发。

12.png

了解这些机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处理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问题,从而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在未来,我们可以从机理入手进行锂电池安全性的研究,进而做到从本质上防止锂电池的热失控。